原味覺醒 認識「拉阿魯哇族」

用 網站管理員
點擊數: 632

拉阿魯哇族是2014年6月26日由官方承認的第15個台灣原住民族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族群。

 

族群簡介

拉阿魯哇族(Hla’alua)由排剪(paiciana)、美壠(vilanganu)、塔蠟(talicia)、雁爾(hlihlara)4個社組成,主要聚居在高雄市桃源區高中里、桃源里以及那瑪夏區瑪雅里,約計有400人。拉阿魯哇為自稱,其意不可考。

  相傳族人原居地在東方hlasunga,曾與矮人共同生活;矮人視「聖貝(takiaru)」為太祖(貝神)居住之所,每年舉行大祭以求境內平安、農獵豐收、族人興盛。族人離開原居地時,矮人贈以一甕聖貝,族人亦如矮人般舉行「聖貝祭(miatungusu)」。祭儀最重要的部分是「聖貝薦酒」儀式:將聖貝浸在酒裡,察其顏色變化,如果變成紅色則表示太祖酩酊之狀,意味祭典圓滿成功。

 

宗教信仰

    拉阿魯哇族傳統的神靈信仰,包括有生靈、物靈和神祇等之超自然的觀念。依據過去學者們的研究,其最重要的儀式為:歲時祭儀(小米耕作祭儀、稻作祭儀)、聖貝祭和敵首祭。拉阿魯哇族有一項較不同於他族的祭儀,即為每隔兩、三年舉行一次的miatungusu(聖貝祭)。由於族人視聖貝為太祖之靈的居住所,因此舉行祭儀以祈求平安豐收,族人旺盛,以及宴饗太祖之靈。有關拉阿魯哇族最重要的傳統祭儀活動,大致上有:農耕祭、稻作祭儀、聖貝祭以及敵首祭。

 

祭典傳說

根據拉阿魯哇族的傳說,很久以前拉阿魯哇人與kavurua(小矮人)曾經同住在hlasunga 這個地方,而takiaru(貝神)是kavurua人的法寶物。小矮人與沙阿魯哇相處非常的融合。有一天,拉阿魯哇族的祖先要離開hlasunga這個地方,kavurua小矮人很難過,於是當族人要離開時,就把他們最珍惜的寶物takiaru贈送給祖先,並且交代族人,要把貝神奉為自己的神來祭拜,於是takiaru從此就成為拉阿魯哇族的神了。

 

工藝

拉阿魯哇族擅長狩獵,精於揉皮技術,因此皮衣、皮帽是男性的主要裝扮。男子盛裝的打扮為紅色的長袖上衣、胸兜、與黑色短裙加上山羊皮帽。女性以頭巾纏髮、插上公雞毛頭飾,黑裙、藍色或白色長袖上衣、以十字繡勾勒精美圖案的胸衣為主。其他工藝品則實用為主,如日常生活、狩獵、儀式用等工具以及童玩等。

資料來源: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